#類型:歷史古蹟
葉石濤文學之路
【追隨葉石濤的文學來散步】
1925年葉石濤出生於臺南白金町(清領時期名四平境打銀街)的葉厝。父親葉敦禮,母親林氏。一生橫跨日本治理與戰後民國兩個世代。小學前曾接受漢文私塾教育,之後就讀末廣公學校(今臺南市進學國小),中學考入臺南州立二中(今國立臺南一中前身)就讀。此時,第一篇小說〈媽祖祭〉投稿於張文環主編之《臺灣文學》,入選為佳作,未刊出,原稿已佚。
1943年,畢業於臺南州立二中。應聘至日人西川滿主持之《文藝臺灣》雜誌社任助理編輯。同時發表小說〈林君的來信〉於《文藝臺灣》五卷六號。1944年,辭《文藝臺灣》助理編輯,返臺南任寶公學校(今立人國小)助教。1949年,任臺南市永福國小教師。27歲(1951年),被保密局逮捕。29歲(1953年),遭臺灣省保安司令部以「知匪不報」判處有期徒刑五年。30歲(1954年),獲減刑,刑期縮短為三年,出獄。後續,考取國小代課教員,取得正式教師資格。41歲(1965年),進入臺南師專(今臺南大學)特師科就讀。師專畢業後分發仍持續從事教職。後將家眷遷往高雄左營(舊城),從此在左營定居。總計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前後達數十年之久。而自年少開始從事小說創作,即向文學之路邁出步伐。期間雖然曾經中斷,但之後即終生創作不斷,並且得獎無數。其創作種類繁多,源源不絕,以小說與評論為主,散文及翻譯為輔。63歲(1987年),出版《台灣文學史綱》,更獲得中國時報文化貢獻獎。84歲(2008年)病逝於高雄榮民總醫院。2012年「葉石濤文學紀念館」於臺南市前山林事務所開館,展出作家葉石濤的生平、作品與相關文物。2020年7月紀念館開始進行整修,目前暫不開放參觀。
葉石濤於1991出版《往事如雲》內提到文學是最能反應了土地和人民的真實生活!「沒有土地,哪有文學」,是葉石濤先生創作的重要精神。從小在府城臺南出生、成長、就學及工作,幾乎前半生都在府城度過,因此作品中顯露出臺南府城的古早歲月與人、事、物。而透過閱讀葉石濤的小說,除了能一探臺南府城早期的生活面貌,此外更還能比對出府城各地、各街道的舊時名稱。
葉石濤生於臺南府城的白金町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,他一生創作的小說幾乎都是圍繞著府城所發生的故事。從葉石濤的文字裡,可窺探一個年少的青年,隨著時代劇烈變動的波浪,生活在四、五〇年代的府城,以及一個經歷白色恐怖迫害的中年人,奮力擁抱著文學夢想的執著。而在小說《巧克力與玫瑰花》中提到米街到寶公學校是葉石濤初任教職時,經常走路往返住家及學校中間會出現的地點路徑,而這條路線則被當地人稱為「葉石濤文學之路」。《巧克力與玫瑰花》小說相關內容節錄:『我和上面提到的米街發生深厚的關係,是因為我在寶國民學校任教,回家的途中必須穿過米街的關係。由於寶國民學校位於「大銃街」,自然我的活動範圍也就跟「番薯簽市」、「鴨母寮」、「米街」、「普濟殿」、「寶美樓」、「大舞台」發生關係了。至於「范進士街」、「武廟街」本是我外媽家所在,幼年時我常在這兒一帶徘徊流連…』。另於小說《鋼琴和香肉》中提到『從「萬福庵」的小港子走出來,他繞了雜草叢生的圓環走進「普濟殿」的巷路,就遠遠看見他的女同事王秀琴家緊閉的門口。從那荒涼的門隙間,微微流露出一股濃郁的…』,此亦為「葉石濤文學之路」之範圍。
其中米街據說是清朝時代米商盤踞的地方,緊鄰石精臼不遠的巷子,現為新美街北段。而現今的新美街分成「米街」、「抽籤街」及「帆寮街」三個名稱。其中「米街」即現今民族路至成功路段的新美街(北段);「抽籤街」即現今民族路至民權路段的新美街(中段);「帆寮街」即現今民權路至民生路段的新美街(南段)。而寶公學校即今立人國小,是位於臺南市北區的國民小學,其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期創立的「臺南第二公學校」。該校也是臺南傳統棒球名校,府城許多名人:連震東、郭柏川、潘春源、蔡草如、許文龍、石萬壽等皆為校友。葉石濤大約20歲時,辭《文藝臺灣》助理編輯,返臺南任寶公學校助教。葉石濤在《巧克力與玫瑰花》一文中,亦提到葉石濤在寶公學校對一位新來的女助教一見鍾情的初戀故事,文中提到「她的臉淺黑,特別是那挺拔的鼻子,令人憶起了愛琴海希臘民族的古典性秀美。她真的是難得一見的美女,她纖細的肢體洋溢著羚羊般活潑的氣息。…」而有關「普濟殿」之介紹,可參見本網站相關網頁說明。
米街街景,新美街、大天后宮、開基天后宮、開基武廟(張小瑛拍攝,2020)
寶公學校門口,今立人國小(張小瑛拍攝,2020)
普濟殿廟貌(張小瑛拍攝,2020)
葉石濤故居之處─現今蝸牛巷巷貌(張小瑛拍攝,2020)
資料來源
- 林致維(2018)。台南巷框:遇見文學大師葉石濤的時光散步。1/2藝術蝦,臺北市:日月文化。
- 文學地景踏查:巧克力與玫瑰花。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官方網站。網路資料,檢索於2020年12月。
- 文學地景踏查:鋼琴和香肉。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官方網站。網路資料,檢索於2020年12月。
- 葉石濤。維基百科。網路資料,檢索於2020年12月。
- 臺南市北區立人國民小學。維基百科。網路資料,檢索於2020年12月。
- 莊紫蓉(2001)。自己和自己格鬥的寂寞作家--專訪葉石濤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。網路資料,檢索於2020年12月。
│紀錄時間:2020年10月
│訪查地點:米街:現今民族路至成功路段的新美街(北段)
抽籤街:現今民族路至民權路段的新美街(中段)寶公學校(現今立人國小):臺南市北區西門路三段41號葉石濤文學紀念館:臺南市中西區友愛街8-3號蝸牛巷(葉石濤故居):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157巷25號
│訪談記錄:張小瑛(2020年10月)
│文案整理:王語羚、張小瑛
│資料校對:陳姿汝